CIO:指出云計算如果不契合實際等于空談 |
發布時間: 2012/9/11 17:18:02 |
調查顯示,企業CEO對云計算.最關注的三個問題是:1、更快進入新市場。即當需求增加時,企業可以快速擴張,或推出新的服務,當市場機會枯竭時,也能迅速收縮,減少時間和資本的浪費。2、更快地進行變革。如從傳統模式選擇向外包服務轉型等。3、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尤其是國際化運作企業,員工遍及全球各地,云計算.的全球化和協同性,有利于分布各地的團隊更有效地協作。
對于企業CIO而言,他們考慮的是:1、建立一個敏捷的IT架構,以滿足多變的業務需求;2、提供擴展性,以滿足業務的創新;3、優化成本、資源,提高業務運營效率。 那么企業拿云來做什么?有哪些實踐可以為大家分享呢?以下分類舉例說明。 消減投資 亞馬遜是全球最著名的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為了應對銷售旺季的海量訂單,亞馬遜需要建立龐大的IT環境。而在銷售的淡季,相當一部IT投資又處于閑置狀態。通過云平臺的建立,亞馬遜將閑置計算資源轉換成了公司的部分收入來源,同時也擴大了自己的業務范圍。 中化集團作為國資委監管的大型國有企業,正處于營業額從1000億向3000億高速擴張的時期,原有的數據中心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企業快速發展的需求。2008年,中化集團與IBM合作,建立了業內乃至全球范圍內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企業云計算.平臺”。時任中化集團信息技術部總經理彭勁松對筆者說,最初決定推行云計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節省費用,結果不但實現了IT采購費用的大幅降低,而且統一了IT環境,節約了管理成本,更進一步提高了對業務需求的響應速度,成功地通過技術創新,在機房現有條件下,滿足了企業持續發展的需要。 轉型升級 無錫云計算.中心自2008年成立伊始,為探索中國社會轉型之路,發展軟件外包戰略,就以積極的心態進行云計算.技術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成為中國第一個云計算.中心。2009年,無錫云計算.中心又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依托企業云計算.服務、電子商務平臺和私有云構建等業務,計劃在三到五年內實現上市。 山東省東營市地處國家“十一五”計劃著力打造的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核心地帶,擁有豐富的石油和生態資源,其中,勝利油田是我國第二大油田,黃河三角洲濕地則是是世界上暖溫帶保存最廣闊、最完善、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為發展高端產業區,東營軟件園于2009年攜手IBM開始打造黃河三角洲云計算.公共服務平臺,力爭使該地區成為環渤海最具活力的集群化數字區域之一。 北京工業大學的高性能計算平臺是該校“十一五”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經過4年多的建設,其規模已經位居全國高校三甲之列。2009年,在北京市政府投資推動下,北京工業大學聯手IBM,利用云計算.技術,將其高性能計算平臺成功地轉為面向校內、校際和社會開放的公共計算平臺。 快速部署高效IT 2010年底,從通用汽車剝離后走向獨立的耐世特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因為不再依附于通用、德爾福等不同時期的母公司,開始考慮重新規劃一套屬于自己集團的統一信息系統平臺。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耐世特新搭建的信息系統平臺既要考慮到公司整體運營和數據的兼容與整合,也要兼顧選擇與自身規模相適應的解決方案。最終,耐世特選擇了QAD云ERP系統在全球進行統一部署與推廣。 談及選型的原因,耐世特汽車公司亞太區IT總監吳慶認為,傳統的信息化建設需要考慮機房建設、IT團隊組建、軟硬件系統選擇、系統維護等一系列問題,而云計算.方式可令剛剛獨立的耐世特以最迅速、最靈活的方式完成信息化對公司業務發展的支持,非常適合耐世特快速、統一地整合公司分布在全球各地各不相同的信息系統。云計算.的興起將推動IT外包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企業數據整合提高協作能力 數據大集中、應用集中化、SOA等都是云系統的一部分或者一個階段。很多企業在過去幾年中或多或少地經歷了其中的一些階段。現在,以云計算.作為企業統一綜合架構是一條不錯的選擇。 微軟亞太研發集團旗下機構之一的微軟服務器與開發工具事業部中國團隊(STBChina),就利用私有云技術整合開發測試資源,以服務的方式提供IT,提升了團隊協作和開發測試效率,成為一個很好的案例。 2005年初到2007年,隨著業務的擴展及范圍的增長,STBChina的服務器數量遞增至800多臺,然而龐大的維護工作依然由三位工程師負責管理,他們同時還需要為十幾個產品組搭建、維護產品測試環境。 和所有業務快速發展的組織一樣,STBChina也遭遇了IT基礎設施缺乏戰略規劃所帶來的困擾。“最有代表性的痛處有四個,這也是其他同類組織或企業所面臨的典型難題。”STBChina商務運營總監王楓對此深有體會:“服務器數量增長過快,但單臺 服務器利用率低;硬件缺乏統一的管理和維護;服務器資源分散,缺乏高效管理;產品組之間缺乏高效的信息共享,這四個主要難題幾乎困擾了我們近一年,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整個團隊在保持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高效、優質地按時交付各項核心項目的開發測試任務。“ 王楓列舉了幾個數字,它們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微軟私有云技術為軟件企業的帶來的價值:在應用開發測試云之后,團隊平均硬件利用率從25%提升到50%以上,同時通過對物理資源利用狀況的實時監控,在物理資源利用率達到既定程度時,再采購新的硬件設備,真正做到讓每一筆投資都物有所值。 2010年初,STBChina已經擁有超過1500臺物理服務器,其中371臺服務器運行著4596臺虛擬機,目前仍然僅由三位工程師負責管理,而私有云自助服務門戶使得工程師們能夠集中管理物理資源,花費在搭建測試環境上的時間平均降低了70%。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sunshares.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