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2004年出現的4種新后門技術 |
發布時間: 2012/6/28 18:36:14 |
曾經飽受木馬、后門(以下統稱后門)侵害的人們都不會忘記機器被破壞后的慘象,于是人們展開了積極的防御工作,從補丁到防火墻,恨不得連網線都加個驗證器,在多種多樣的防御手法夾攻下,一大批后門倒下了,菜鳥們也不用提心吊膽上網了…… 可是后門會因此罷休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君不見,在風平浪靜的陸地下,一批新的后門正在暗渡陳倉…… 1、反客為主的入侵者 黑客A連接上了網絡,卻不見他有任何行動,他在干什么呢?我們只能看見他燃起一支煙,似乎在發呆……過了一會兒,他突然把煙頭一丟,雙手迅速敲擊鍵盤,透過屏幕,我們得知他已經進入了一個企業內部的服務器,一臺安裝了防火墻、而且深居內部的服務器……他怎么做到的呢?莫非他是神仙?請把鏡頭回退到剛才那一幕,黑客A在煙霧熏繞中盯著一個程序界面出神,突然,那個界面變動了一下,同時,黑客A也開始敲打鍵盤,接下來就是熟悉的控制界面。各位也許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難道是那臺機器自己找上他的?不可能…… 可是這是事實,真的是服務器自己找上來的。黑客A也不是高技術,他只是使用了一種反客為主的后門——反彈木馬。 眾所周知,通常說的入侵都是入侵者主動發起攻擊,這是一種類似捕獵的方式,在警惕性高的獵物面前,他們已經力不從心;可是對于使用反彈技術的入侵者來說,他們卻輕松許多,反彈木馬就如一個狼外婆,等著小紅帽親自送上門去。一般的入侵是入侵者操作控制程序去查找連接受害計算機,而反彈入侵卻逆其道而行之,它打開入侵者電腦的一個端口,卻讓受害者自己與入侵者聯系并讓入侵者控制,由于大多數防火墻只處理外部數據,對內部數據卻閉上眼睛,于是,悲劇發生了。 反彈木馬的工作模式如下:受害者(被植入反彈木馬服務端的計算機)每間隔一定時間就發出連接控制端的請求,這個請求一直循環到與控制端成功連接;接下來控制端接受服務端的連接請求,兩者之間的信任傳輸通道建立;最后,控制端做的事情就很普通了——取得受害者的控制權。由于是受害者主動發起的連接,因此防火墻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報警,而且這種連接模式還能突破內網與外部建立連接,入侵者就輕易的進入了內部的計算機。 雖然反彈木馬比起一般木馬要可怕,但是它有天生的致命弱點:隱蔽性還不夠高,因為它不得不在本地開放一個隨機端口,只要受害者有點經驗,認出反彈木馬不是難事。于是,另一種木馬誕生了。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sunshares.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