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成本不斷攀升的現狀
在近幾十年中,隨著磁盤驅動技術的快速更新帶來了磁盤介質成本年同比下降約10-15%的好處。對于許多企業而言,低廉的磁盤價格使他們覺得購買新磁盤比維護舊磁盤似乎更加容易。然而,突發事件比如去年泰國的特大洪澇災害造成的生產和供應短缺,使磁盤價格有史以來第一次上漲高達5%至15%,這種不可控事件雖然不經常發生,但卻帶來了整個產業鏈的成本震動。據Gartner預測,今年磁盤價格將繼續上漲(漲幅甚至高達20%1);IDC預計,存儲行業將持續受到磁盤短缺現象的影響,直到2013年2.
無論此次價格的飆升只是一個短期的異常行為還是長期的一個發展現狀,對于制造商重建其生產設施并投資下一代磁盤技術來說,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這種成本增長帶來了數據中心新的成本負擔。事實上,由于數據的快速增長和投入新存儲設備的需要,即使磁盤價格下降,IT經理也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成本挑戰。他們必須不斷努力來維護迅速增長的由多廠商軟硬件組成的存儲系統,控制建筑面積不斷擴大的需求,同時降低電力和冷卻等相關成本,等等。
有效利用存儲資產降低總體擁有成本(TCO)
雖然許多企業的存儲成本都在不斷攀升,卻存在著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些企業的存儲規模往往與其實際消耗不符。在大多數情況下,各個企業只使用了其存儲容量的30%,而余下的70%處于閑置狀態。這種現象說明了什么?首先,這意味著現有的存儲容量還有很大的增長和資源利用空間;更重要的是,這意味著企業不應該承受價格上漲帶來的損失。這些企業完全可以利用其現有的存儲資產來提高存儲利用率,來實現更高的容量效率和更低的總體擁有成本(TCO),而不是購買昂貴的新存儲介質。
如何獲得提升容量效率
獲得高水平的容量效率需要在兩個關鍵方面實現存儲最大化:分配效率和利用效率。分配效率是指消除過度分配造成的浪費,另一方面,利用效率主要在于以有效方式使用現有容量,從而降低成本并提高性能/可用性。
分配效率
磁盤資源的過度分配是存在于許多IT系統中的普遍問題。IT人員通常會分配多于用戶請求的容量,并保存所有數據的10至15個副本,以確保服務水平和避免容量意外耗盡。目前,為了提高分配效率,更需要運用自動精簡配置的方式,通過根據分配請求提供虛擬空間,并僅配置實際使用容量,從而消除這種過度分配。這種方法還支持文件系統的API,如VMFS和賽門鐵克文件系統等,當文件被刪除時可以通知存儲系統回收為其分配的空間,由此實現存儲空間的自動高效配置。通過消除未使用的空間分配,制作副本所需的容量和時間都得以減少。在這個過程中,寫入時復制可以減少副本的數量,只有一些新的更改會被復制。這樣以此來提高分配效率的方式,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認可。
利用效率
利用效率即指數據在最適合的存儲層級被合理放置,利用效率建立在對數據的訪問頻率、商業價值和存儲成本這些因素的考慮基礎之上。對于提高利用效率,被認可為最有效的方式是自動化分層,而特定的分層策略由特定的時期或者事件而決定。數據自動分層有兩種類型,即文件卷分層和頁面分層,但利用效率只能通過“頁面分層”來實現。這是因為文件卷分層需要在所有存儲層中移動整個卷,這比只需在各層間移動訪問熱點頁面,從而只占據全部卷大約5%至10%的頁面分層需要更多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