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剛:云計算結合移動性是最具潛力的應用 |
發布時間: 2012/8/6 11:00:05 |
當前通信技術和信息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融合,其合力將形成一個無處不在的、“有創造力的網絡”,為社會的方方面面,提供一個無縫的、智能化的公共基礎設施。愛立信昨日發布了2012年行業趨勢展望報告,在報告中,愛立信從“移動性”、“寬帶”和“云”三個層面對未來五年的產業進行展望,愛立信將“云”作為“網絡社會”的三大基石之一,認為它將與移動、寬帶一起,共“畫”網絡社會的藍圖。 云計算已經發展多年,針對企業的云服務如IaaS、SaaS早已是成熟的業務。2011年,云計算產業創新與聚焦的重心集中在了針對消費者的云應用、云服務上面。蘋果、Amazon、Google競相推出面向消費者的云服務,涵蓋存儲、音樂等方面。這背后的主要驅動因素,是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消費者隨時隨地“消費”的需求。 為什么云計算在2011年如此火熱?除了炒作之外,更多的原因是“云”和消費者的應用相結合,隨著移動寬帶和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移動平臺是消費者24小時隨時隨地能夠享受的服務,移動和云的結合也真正給用戶帶來無縫的云應用的體驗。愛立信市場與戰略規劃高級總監常剛表示,“云最有潛力的應用領域是跟移動性結合在一起,滿足用戶在移動終端上隨時隨地訪問云的能力,這是我們看到的最主要的一個行業應用開發熱點。” 傳統互聯網時代的‘云’,與移動寬帶融合在一起,會釋放出更大的能量,不僅向用戶提供全新的無縫的業務體驗,并將為滿足當今社會的各種需求提供新的方法,促進社會各行各業的創新。通過將計算、存儲等能力集中在云端,可以降低對移動終端計算/存儲能力的要求,更容易引入新的云服務,降低了新業務進入的門檻。 愛立信認為云計算包括三要素:計算、存儲和網絡。云計算發展的不同階段,這三個要素的發展程度有所不同,但最終的目標都是使這三個要素的綜合成本降到最低,即云計算的成本降到最低,從而降低網絡社會的創新成本。國外的調查研究發現,從2003年到2008年,CPU成本、存儲成本與網絡成本相比,CPU、存儲設備的性價比分別改善了16和10倍,而同期網絡性價比的改善幅度只有2.7倍。因此,網絡既是承載“云”并確保云應用體驗的重要管道,也是云計算規模部署中的一個制約要素,在移動寬帶的環境下尤其如此。運營商如何利用這個關鍵資源十分重要。 網絡是云計算發展的重要一環,也是運營商差異化競爭的最強工具,而網絡成本是企業及云應用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三方因素綜合決定整體云應用所提供的最大價值。常剛表示,“運營商在云計算領域主要發揮三個角色的功能:首先是管道的能力,幫助云運用和管理我們的管道,使得用戶獲得最佳體驗;其次,運營商自己也要使用云服務,其目的一是“云”化自己的基礎設施讓內部的效率最佳,一是把運營商自己提供的應用做成云化的應用,使得自己的體驗可以更好;第三,為第三方提供增強性的能力,可以跟第三方應用結合,為云的應用提供服務。” 常剛強調,當前,運營商主要的精力放在構建云基礎設施(包括內部IT網絡“云”化,對外提供如IDC等云服務)、管理網絡連接能力上,實際上在云的管道能力和增強型的云服務上面還有一些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運營商可以考慮如何利用網絡能力助力第三方云應用,如通過BSS提供用戶信息或者提供位置信息等,也可以構建云平臺為垂直行業應用提供跨行業的支撐,如對M2M的應用提供統一的業務部署和管理,使得這些行業應用或者云應用更緊密地和自己的網絡結合起來。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sunshares.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