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溯寧:云計算應用就是處理非結構性大數據 |
發布時間: 2012/8/6 15:17:17 |
業內看云:一種是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說地方云計算過熱且盲目,要么圈地,要么猛增服務器;另一種觀點認為云計算是根本的技術變革,雖然每一場變革都是在爭論、懷疑中前進,但從歷史的角度看,這種趨勢有很大的邏輯性。中國寬帶資本董事長、創始合伙人田溯寧顯然同意第二種觀點。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吳澤)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IT世界,以往在IBM時代,由于網絡非常窄,不得不被集中起來應用;如今,計算在辦公桌上,隨著寬帶網絡的強大,我們的內存、計算沒有必要在集中在桌子上,這將會成為一種趨勢,云趨勢。 對于云,業內大體包括兩種觀點:一種是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說地方云計算過熱,要么圈地,要么動輒就是百萬臺新增服務器,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另一種觀點認為云計算是根本的技術變革,雖然每一場變革都是在爭論、懷疑中前進,但從歷史的角度看,這種趨勢有很大的邏輯性。 中國寬帶資本董事長、創始合伙人田溯寧顯然同意第二種觀點。他舉例說:我們看工業革命時代,工業革命產生于蒸汽機,最后工業經濟是電力的發明,使力量能夠傳遞。如果把主機變成蒸汽機,云非常像電,電應該像電一樣簡單而無所不在。 中國寬帶資本董事長、創始合伙人 田溯寧 田溯寧還分析稱,云計算非常重要的應用就是大數據,云計算最主要的觸動力量是互聯網產生的,互聯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所謂數據。而這個數據和傳統IT架構要處理的數據不一樣,我們傳統的IT架構處理結構性數據。 比如,田溯寧花多少錢打電話到什么地方,非常簡單,有點像牛頓力學,而云計算要解決大量非常結構的數據,天氣數據、圖片數據,這些數據沒有太多邏輯性,非常像量子力學。所以云計算要解決一套計算體系,是過去IT架構沒有得到解決的,就是所謂的非結構的數據,大數據的問題。而真實世界的了解和認識需要結構和非結構的結合。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sunshares.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