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網絡營銷延伸的“價值聯想 |
發布時間: 2012/8/13 12:00:42 |
和廣告一樣,網絡營銷賣的是點子,是想法,創意在這里面顯得比任何一種營銷都重要。你的話語、你的圖片能引起更多網民的共鳴,進而進行回復、轉載,那么你的營銷就成功了一大半。
“一個重要的對話方式——越來越需要考慮的不是表現,而是被體現。要爭取的是網民們‘看到事情之后所延伸的聯想’,這個‘延伸的聯想’才是真實的目的,而不是表現的信息。就像史瓦辛格不會去告訴別人:‘我是硬漢,我是硬漢……’而是他所有的行為、裝束體現出‘我是硬漢’。”楊石頭指出。
關鍵不是聽到什么,而是對方能聯想到什么,不是用告訴的方式,而是感知的方式。這個角度的轉換,是所有運用網絡營銷的人需要思考的。
“網絡對于中國有著特殊的意義,是中國唯一的平民話語權,這個部分是‘邪惡的正義’,有一些是有背后的推動力量,這是正常的營銷方式。但在說的過程中,如何做到更可信?人們的心理還是愿意去了解別人的想法,有的人是發帖子,有的人是玩噱頭,裸奔也能出名,關鍵是如何玩的更高級。”楊石頭說。
在網絡的世界里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觀點和角度。“如何規避,重點在于制造有價值的信息,而且這個信息與企業品牌有關聯性,還能夠在網民中產生關注和共鳴。”湯祚飛指出。
2008年時,歐萊雅公司曾把彩妝達人“尼可GG”的博客作為產品測評的宣傳陣地。對于廣告主而言,重點在于如何在現有的傳播環境中更好地管控這種營銷工具。
“失控是多慮的。”這是楊石頭的看法。這是一個組合拳,這個組合拳在未來2年內,隨著3G時代的來臨,在操作中是整合營銷傳播的概念,而不是單一的傳播。“最有效的方式,我個人認為是5網的結合,也就是:欄目(電視欄目)網、互聯網、手機網、活動以及銷售網,”他認為,這些“是可以被管理的。”
現在,其實企業越來越難炒作了,甚至,人們對“炒作”手段中險惡人心的揣摩底線也越來越低。“艷照門”之時,還沒多少人會立刻判定是這位女星想要更走紅,到了兩年之后的“獸獸門”,視頻流傳未幾,就有人一口咬定,這必然是第一車模或其公司在為下一步商業計劃博眼球。或許,某一天,“局長日記”再現,就會有人判斷此乃來賓國際大酒店背后策劃,“周久耕”復出,就會有人認定必是南京卷煙廠“九五之尊”營銷策劃。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sunshares.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