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廣告人” 的營銷困局 |
發布時間: 2012/7/26 15:40:31 |
產品之傷
這兩個月聽了近十家媒介公司的提案,他們有的自說自話,只顧著推介自己的資源,有關企業的需求卻只字不提;有的把自己能夠做的事生拉硬扯成甲方的需求,明顯缺乏對太陽能行業的了解;極少數能從宏觀經濟環境講到太陽能行業的發展,再以我們企業的需求為主線,講出對我們明年電視廣告投放的建議。最后這種公司的提案,能為我們來年的戰略提供依據和啟發,聽起來不但不累,反而意猶未盡。 方案就是媒介公司的產品,提案就是一場產品推介會。那些自說自話的公司,顯然是略過了市場調查這一步,于甲方的狀況一概不知,就將產品設計出來交付給甲方,怎么可能賣得出去呢? 價格之痛 前一陣子有家咨詢公司組織了一場行業論壇,邀請我當演講嘉賓。論壇是對外售票的,因為門票定價過高,加上推廣時間不足,上座情況很不理想。我一上臺,就對臺下的聽眾說:“這個論壇本身的營銷就沒做好,我還站在這里跟大家探討營銷,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 我常常覺得疑惑,很多為企業提供品牌營銷咨詢的公司,可以為別人做咨詢,自己公司的品牌建設卻乏善可陳。拿4P中的價格來說,如果自己產品的定價都無法與市場狀況相匹配,怎么能指望品牌營銷咨詢公司為企業產品線的定價提供參考依據呢? 渠道之陌 有家行業媒體想出一本行業發展的藍皮書,來和我們洽談合作。同樣是因為無法洞悉企業的需求,他們提的合作建議絲毫沒有吸引力。我于是“反推銷”了一下,告訴他們如果換個位置,我會怎么談,去把握哪些需求點。對方讓我說得特別不好意思。 按說像這種行業媒體,應該和行業主流企業的操盤者保持非常好的關系,讓這些人成為他們產品出售的渠道。但是他們平時疏于建立這樣的渠道,待到推銷業務時,因為不甚了解企業的現狀及操盤者的觀點,便無法捕捉到企業的需求,合作的機會從何而來? 促銷之弱 上個月,有家電視臺以大手筆,借行業慶典搭好的臺子,邀請媒介公司和廣告主一起,舉辦了一場大規模的推介活動。除了播放電視臺的簡介視頻,整場活動再無其他與電視臺資源相關的內容。吃完肉,喝完酒,看完戲,除了覺得這家電視臺“夠意思”之外,我對它的資源到底有什么優勢,一點印象也沒有留下,心里暗自為這家電視臺支出的一大筆營銷費用覺得不值。 電視廣告是為企業做促銷的,有的電視臺卻不會為自己的資源做促銷。今年央視的資源推介會,就讓人耳目一新。從開場到嘉賓再到各個環節的設置,都有很大的突破。往年最容易讓人昏昏欲睡的招標介紹環節,采用了3D動畫演示的全新方式,很有新鮮感,讓人大吃一驚。促銷活動就要這樣,有創新的形式,有精密的環節設置,才能引起廣告主的興趣。單單讓人覺得你“夠意思”,夠意思就選擇你嗎?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sunshares.net】 |